最新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>最新资讯

你不知道的“茶文化” 古人饮茶还玩拉花?!

有人说,酒是热闹的,喝得喧嚣恣意才痛快;咖啡是小资浪漫的,缺不得的是情调;而茶,是安静的,品的是从容与境界。

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春秋时期,茶叶被当做一种蔬菜,水煮之后加油盐酱醋,有点类似今天的凉拌菜。

唐朝开始,人们“煎茶”喝。采摘茶芽叶、蒸汽杀青、干燥后碾成粉末,最后再烧水烹煮。这个时期,精美的茶具逐渐出现。而“茶圣”陆羽则用《茶经》为中华茶道奠定了基础。


唐代《宫乐图》描绘了宫廷侍女围坐品茶的盛况。图上,有人弹琴,有人吹箫,还有人品茶,众人玩得不亦乐乎。
宋朝人喝茶用点茶法,茶叶经过炙、碾、磨、罗成为茶粉。然后将茶盏烤热,点茶时先注汤少许,调成浓稠状。


所谓“点茶”即就是用竹制的茶筅在盏中来回搅拌。搅拌时,水面上产生山水花鸟或文字的图像,这便是分茶。说起来有点像我们喝咖啡时的拉花。在宋代,斗茶也十分盛行,评判的标准是汤色和汤花。


赵孟頫的《斗茶图》再现了民间茶叶买卖和斗茶的情形。
明代开始,泡茶成为主流。到了清代,饮茶已经十分普遍了。清朝人喝茶喜欢用盖碗,清朝瓷器的制作水平也达到了高峰,各种精美的盖碗仿佛艺术品,让人品茶的同时享受把玩的乐趣。薛怀的《山窗清供图》将茶具入画,反应了当时人们对于茶具的重视。


清朝初年,冯可宾在《芥茶笺》提出了饮茶的“十三宜”和“七禁忌”:

“十三宜”为:一无事、二佳客、三独坐、四咏诗、五挥翰、六徜徉、七睡起、八宿醒、九清供、十精舍、十一会心、十二鉴赏、十三文僮;

“七禁忌”为:一不如法、二恶具、三主客不韵、四冠裳苛礼、五荤肴杂味、六忙冗、七壁间案头多恶趣。

从中不难看出,古人饮茶推崇的是“仪式感”和“慢生活”,讲究放下“俗务”,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。

现代快节奏的生活,使得人们品茶很难如古人有如此多的讲究和情趣。不过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也为老茶客提供了便捷。

便捷式茶叶罐、各种随身茶包、茶杯等,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饮茶习惯,无论何时何地,只要有热水便是茶席。一人、一壶茶、一窗,便能够让人暂时逃脱世俗的纷繁。

从古至今,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许一脉相传。不管时代如何变迁,我们总能留出时间,把工作和生活分开,约上好友煮水烹茶为乐。

沏茶的过程好比生活,茶叶在热水中慢慢绽放,清香随之弥漫,有些茶头几泡味淡,越泡却越香醇。生活也是如此,慢下来,才能体味到于细微之处的美好。

茶亦醉人何须酒,书自香我何须花。无论何时,喝茶能让人静心,心静更宜饮茶,而这些美好触手可及。
上一篇:好茶需要细品
下一篇:高温干旱季节的茶园防灾减灾措施